看,湘江西岸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专业白癜风治疗 http://www.znlvye.com/m/

11月22日至25日,这几天湖南湘江新区科技金融喜事不断,华曙高科科创板IPO过会,新威凌和赛恩斯先后在北交所、科创板敲钟上市,新区上市大军不断扩大。

▲11月24日,国内锌粉生产龙头企业—湖南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上市仪式。黄荣佳摄

这只是湖南湘江新区企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彰显了湘江西岸澎湃的生长力量。作为中部地区的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承载着“三区一高地”建设的国家使命,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涌现了全球第一台碳纤维臂架泵车、输送高度最高的混凝土泵车等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了中联重科、威胜集团等40家上市企业,成立七年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从.53亿元增加至.21亿元,年均增长9.4%。年,新区前三季度全域GDP增长5.2%,总量稳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这个授牌成立7年多的国家级新区,在湘江西岸,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大格局、更强担当、更高目标,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当好‘强省会’战略主力、当好全省发展龙头、当好高质量发展示范,力争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支点。”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的话语铿锵有力。

▲湖南湘江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力争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周柯宇摄

壮大产业“新集群”夯实发展“主根基”

8月31日至9月1日,互联网岳麓峰会举行,湖南湘江新区再次被世界瞩目。一年一度的盛会,成为促进产业发展重要抓手,《移动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柳枝行动等扶持政策与行动相继推出,互联网人才聚集,BAT、CSDN、华为等头部企业抢滩落户,水羊股份、草花互动、兴盛优选等本土企业崭露头角。多措并举下,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抓发展就要抓产业,抓产业就要突出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瞄准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15条产业链重点发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锻造强劲发展引擎。

先进制造业喜结硕果。11月2日,工信部发布《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全国共20个集群成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令人骄傲的是,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成功入选,成为继长沙工程机械集群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该集群入选“国家队”,新区是当之无愧担纲引领区,以中国长城、麒麟信安、景嘉微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产业链精准布局,引进了飞腾、麒麟、湘江鲲鹏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央企+龙头+中小企业”的梯队布局,本地配套率达90%,形成了“超算引领六机云集,七芯汇聚软硬齐全,特色应用畅销全球”的产业格局,国内余家基础软硬件、应用系统企业融入生态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在新区成功点火试生产,德赛电芯项目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正加快建设,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亿元。此外,C机轮刹车系统国内唯一供应商博云新材,他们提供的产品助力国产大飞机C喜获型号合格证。岱勒新材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一个月能生产出近10亿米的金刚线。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新区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

生物医药产业捷报频传。圣湘生物先后获得了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血筛核酸检测4个产品的CEListA认证,成为继罗氏后全球第二家集齐“四证”的企业。今年8月,圣湘生物“一种采用磁珠从样品中提取并纯化核酸的方法”发明专利获年度湖南省专利一等奖。今年4月,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中心主导的“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启动,这是国际首个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整体而言,前三季度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1%。

智能网联产业稳健发展。今年,新区提出构建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明确提出支持功能型无人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及运营,打造全域开放的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城市。目前,新区范围内的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在开放道路的路测和示范运营领域已实现在全国领跑。7月,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在新区开启示范运营。湖南湘江新区、三一重工、湘江智能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5G智慧物流示范项目完成湖南首辆本土新能源自动驾驶物流重卡研发测试,已具备获得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条件。

此外,工程机械、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区重点产业来势良好,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20.8%,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业、软件信息业等高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30.2%、10.2%。

产业集群释放出的能量,为经济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今年新区新增A股上市公司4家、过会待发1家,上市公司数量约占全市一半,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1至9月,新区全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预计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逾10家。

▲中联重科的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资料图片

构建创新“大矩阵”催生发展“新动能”

前轮着地,后轮悬空,升出铲斗,“翩翩起舞”。在中联智慧产业城,随着音乐声响起,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制造的滑移装载机“跳”起华尔兹,让长沙市民和游客啧啧称奇。更令人感叹“不可思议”的是,这里即将实现每18分钟可下线1台起重机。

在湖南湘江新区,这样“不可思议”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在支撑。作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新区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征程中高歌猛进,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政策保障。年初,新区发布《关于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在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技术攻关、支持产权服务、科技人才交流五个方面政策支持再“加码”。同时,实施以工程机械领域“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的科技研发“招标揭榜制”,赋能经济跑出“加速度”。仅年度,湖南湘江新区科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共有67个,政策兑现金额达.1万元。

平台为基,为创新积蓄能量。作为新区科创活力的主阵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持续发力,通过“五个十”项目,围绕基础支撑、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科创服务、创新平台5个类别,提升了大科城科技创新输出能力和承载能级。

一个又一个好平台接踵而至。7月10日,湖南省首个揭牌的省级实验室——湘江实验室在北斗产业园成立,揭牌之时,便已有19个院士专家团队入驻,并建成7个实力雄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纷至沓来。华为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腾讯智慧总部、华为研究院、鲲鹏产业基地等新型产业创新载体扎堆落户。这些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原有的各类创新载体一起,吸引了更多创新资源汇聚,加速了湖南湘江新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步伐。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行动,大力建设麓谷人才小镇、侨梦苑等人才聚集区,启动了人才公园、人才大厦等项目,让全国英才聚集。今年年初,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创新推出“千博万硕”引才工程,该政策实施9个月,新引进硕士名、博士名。

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已形成集院士工作站、各类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为一体的创新矩阵,集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家,国家、省级创新平台余个,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69.6件。

仅今年前三季度,新区专利授权量达1.2万件,同比增长17%;直管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6%;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家,增长36.4%,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家,全年将突破家,接近全市的一半。这些成绩,彰显着新区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让新区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征程上留下醒目注脚。

▲天际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周秋燕摄

牵紧项目“牛鼻子”筑牢发展“强支撑”

“太震撼了,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场景催人奋进。”“没想到这里项目如此之多……”车行至许龙路工业产业走廊,人们总会被眼前的建设场景震撼到。

这里有投资0亿元的全球最大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中联智慧产业城,这里有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垂直整合产业链,可月产3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的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一期已点亮投产,目前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在这条长10公里的产业带上,已形成了航天环宇片区,三安片区、中联片区“一带三片”共49个项目,总投资近亿元,涉及6条产业链。这条凝聚着希望和梦想的新许龙路,仿佛一条玉带,串起新区一条崭新的工业观光走廊,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建设局面。

而三诺生物青山园区内,也是一派忙碌的施工场景。作为在新区起步、成长起来的全球第五大血糖仪企业,这是三诺生物在长沙第6次购地建设的新项目。目前,一期投建生产厂房、全自动高架仓库和动力中心已经竣工,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二期还在建设中,近期即将启动三期研发中心建设。

此外,长远锂科、航天环宇等项目也在抢抓工期,这些项目正成长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硬支撑。

项目是园区的灵魂。一路走来,新区持续深耕重大项目,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后劲。仅“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重大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亿元项目1个,投资过百亿元项目2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6个。累计新开工项目个,新竣工项目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7亿元。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仅今年1至9月,新区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国家超算中心升级等1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0.2%。而签约产业项目个,合同引资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三类强项目8个。

11月2日,总投资.07亿元的4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融城科技城项目现场举行。其中,开工项目为湘江融城科技城、科技创智园等共20个,总投资.63亿元。吸引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